查看原文
其他

用尊敬自己的方式做教师丨头条

2018-04-11 梅洪建 新校长传媒


一个尊敬自己的教师,内心都会有梦,这个梦会关于自由、归属、温暖、幸福等等各种教育的美好。

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工作或者任务,而是对美好的一种追求。



“梅老师,您可以写一些反映教师幸福的文章吗?”

这是一位不知道姓名的老师在我公众号后台的留言。因为好奇,就在后台消息中和她聊了起来。

“您真的觉得做老师很幸福吗?”

“是的,做了教师,我才觉得我活得像个人了。”她的回复震惊了我。不敢说见过多少世界,但有如此言说的教师,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因为好奇,我加了她的微信。随后的交往中,她告诉我以前她是银行的职员。在别人艳羡银行工作的时候,她却在工作中感到了自己是个机器,一个只知道按照固定的程序操作的机器,机械、失血、无温。

她说:“当了老师,虽然会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但至少和我交往的是人,是个活物。何况孩子们那一声声的‘老师好’也可以抵消我因问题而产生的烦闷。”

这不是一个为坚定教师信念而编造出来的童话,这是鲜活的现实。当国家提出要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的时候,教师中很多人不屑,因为他们会用教育悲剧、充斥在各个网页上的辱师事件以及教师无奈的处境来否定。

那位朋友“做了教师,我才觉得我活得像个人”的话语你又如何理解?

苏州、金华和武隆的几位朋友,都是从教师队伍通过考试跨入了别行业的。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没有感受到他们因为离开教师队伍而拥有自豪,倒是其中的一个朋友说:“我后悔把本来可以成为优秀教师的自己给丢了。”

我无法揣测他话语背后的全部蕴藏,但是我能知道,他一定也在怀念着和孩子们相处的温度,怀念着灵魂润泽灵魂的美好,以及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帮助下健康生长的幸福……

所以,别总是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其实,脚下的路也可以精彩。

这就需要我们用尊敬自己的方式做教师。


首先,要尊敬自己的职业


3月31日,在青岛平度九中,我曾说:

“如果教师懂得去引导孩子、家长去为教师点赞,构建起一种相互点赞的场,我敢说‘教师,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因为你教30个学生,就会有学生、家长合起来90个人为你点赞。如果每天都有这么多人点赞,我们就会一直沐浴在幸福之中,请问,还有哪个职业可以拥有这种可能?唯有教师!”

无论有没有人为我们点赞,至少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是有血有肉的灵魂,这就决定了比面对愈加复杂的成人和冰冷的机器要幸福得多。

如果连教师都不尊敬自己的职业,谁还会尊敬你?所以,尊敬我们自己的职业吧,它本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也最幸福的职业。


其次,要尊敬自己的人生价值


曾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爱上了教育?”

我当时的回答是:“爱上教育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天生喜欢,一种是不得不。我的原因是‘不得不’。因为我做不了别的事情,试图挣脱过教育行业,头破血流之后,我发现我只能做教育。但是,我不想让自己人生成为碌碌无为的一生,既然选择了,我就只顾风雨兼程,走着走着,就爱了。”

克里希那穆提也曾表达过同样的意思:人生的悲剧是过一种一眼望到底的人生。

如果站在今天就能看到人生的底部,人生就成了周而复始的循环,这确实是一种悲剧。如果一个教师,每天只是上课、下课、批作业等等,把教育的生动做成了机械化,那么这个人的人生的确可以一眼望到底。

一个尊敬自己的教师,内心都会有梦,这个梦会关于自由、归属、温暖、幸福等等各种教育的美好。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工作或者任务,而是对美好的一种追求。是的,这是他们的教育理想,一如魏书生、朱永新、李镇西、窦桂梅等等一样,有着内心美好的教育图景。他们不会去埋怨周遭的环境,而是会坚定自己的步伐朝着理想走去。这些追梦者会因理想实现而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当然也可能会追逐了很久依然没有抵达理想,但这个追逐的过程,就是他们幸福而有价值的人生。他们探索的足迹,就是宝藏。每一个探索者就是值得尊敬的教育脊梁。

人活着,总要有些价值。做了教师,就应该心怀梦想。“我为什么要追逐梦想,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一眼望到底的悲凉。”愿这句成为每位教师铭记的箴言。

是的,最初的时候,每个人都心怀梦想。但是梦想走着走着就丢了。正如我们明白彼岸的美,可是没有一艘可以从此岸抵达彼岸的船。

不才愿意把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与各位分享,也求教于方家。

第一,要善抓身边的点。

陶行知先生说:“时时是教育之时,处处是教育之地。”只要用心,时时处处都可以发现让自己成长的点。

例如,我们会发现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例如我们会发现时下孩子们的进取心淡退;例如我们会发现现在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容易失控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抓住的教育思考点。我们生活在学生中间,学生是鲜活的学生,那么能够给引发教育思考的点就会源源不断地鲜活存在。

如果我们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或许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成长点。当然,这里笔者也不得不说,如果你抓的是某些现象,例如不交作业等问题,只是细枝末节地去研究如何让学生交作业,那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教育问题的思维,最好是寻找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做冰山上面的细枝末节。

第二,要懂得追问问题的根

教师的思维通常有三个向度:恢复原状、回归根源、指向理想。

很多教育研究只是恢复原状。例如,学生迟到问题。很多教师的思维是制定考核标准,或者家校合作让家长帮助提醒监督等等,目的就是让学生回复到不迟到的正常状态。

回归根源就是要探究问题发生的根源。以愈来愈多的学生心理问题为例。一个真正的教育研究者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去看心理医生,而是探究心理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因为教育不是医院来治疗问题的,而应该是健身强体的。例如可以探究基因原因,存在感与归属感缺失原因,家校合作不当原因等等。

几种原因中,基因是我们无能为力的。那么我们能有所作为的是可以给孩子存在感和归属感,可以采取适当的家校合作方式。

以几种原因中的“家校合作不当”这个原因为例,真正的看中自我价值的老师,不会简单地说“孩子的心理问题有家校合作不当的因素”,他会继续思考“为什么家校合作不当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这个“为什么”的追问,才会发现问题的真正根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结合自身实践,我们会发现不少老师总是一味地向家长“反映问题”而不“传递美好”;一味地向家长“只反映问题”而不“提供方法”。家校合作成了家长和学校联合堵住孩子的每一条退路。试想,当孩子在学校遭遇了不美好,他最想停靠的港湾是不是家庭?可是,如果家长和教师联合了,他该逃向何处?无处可逃,能不产生心理问题吗?或许,当下教育情境中,孩子心理疾病产生的最大根源在于此,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单方面家庭因素。

这就是懂得追问问题的根源,追问就会发现,发现就会找到个人的生长点,就是自己成为有价值的自己的途径。

当自己越来越从自己的发现中发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尊敬自己的价值尊敬自己的职业。所以上文笔者说“走着走着就爱了”,关键是懂得追问问题的根。

第三,要探究如何构建理想。

上文笔提到教师思维的三个向度时,没有分析“指向理想”的思维方式。其实教育就是一种趋向美好的事业,它的基因里自带指向理想的因子。教育绝对不是通过追问发现问题,而应该是通过发现问题找到理想的解决途径。教育本就是由根源指向理想的事业。

例如上文,我们找到了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问题的根源是家校沟通中存在着一味地向家长“反映问题”而不“传递美好”;一味地向家长“只反映问题”而不“提供方法”的不足,那么我们就应该探究如何规避不足,构建理想的路径。

针对上述不足,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反映问题”的初衷?因为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孩子是你的,我反映问题就是为了让你去解决”,而不会把问题反映给家长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我们是不是可以有计划、有层次低向家长传递孩子的美好,把家校沟通的主内容由反映问题专项传递美好?因为美好的传递既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家长的自信,又可以融洽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融洽的关系场才是理想教育生发的最好土壤吧。

如果有问题要反映,是不是在反映问题的同时就找寻解决的路径,而不致于教师反映的问题成了家长发泄给孩子的理由?

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

场景一:数学老师把家长约到学校谈了一个小时。数学老师说:“你要回家和你儿子好好沟通!”家长问:“老师,那小子有啥毛病啊?”

“第一,孩子的进取心不强,总是做完作业就不干别的事儿了,无所事事,吊儿郎当;第二,这孩子太自我了,总是自以为是,从来不问老师问题;第三,就是做事情没有主动性,上课基本上不举手回答问题,别人回答的时候,就知道瞪着大眼睛听。”

场景二:语文老师把家长叫到旁边。“看看你孩子这点分数,错得一塌糊涂,你就作为家长要对孩子提高要求啊。而且这孩子基础这么差,再不提高要求,会毁了孩子的。”家长说:“我和他妈妈都没怎么读过书,很多东西我们也不懂,孩子拜托老师严格要求孩子。”

“你的孩子,你都不严格要求,我们怎么办?”

场景三:“孩子上网的问题太严重了,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学习,你看看这期中考试试卷,都错成什么样子了。你得想想办法,别让他这么沉迷于网络啊,这样会毁了孩子的。”


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和家长沟通后,让家长这样和孩子交流——建议家长把老师的话倒过来和孩子交流。

本来我以为到学校老师会在我面前批评你的,还以为你犯了什么错误,结果老师把你表扬了一番,还说了你三个优点。第一就是你不像其他孩子一样上课会不会都乱举手,而总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举手,证明你有优秀的思考习惯;第二就是你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总是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第三还有你每次作业完成都比较及时。

但是呢,老师也提出了一点建议,这是老师找我的根本原因。老师说如果你能在主动摸索一些问题,尤其是有挑战度的问题,你的成绩会更好,他愿意帮你提高自己。就是因为他认为你有很大的潜力,才做这次沟通的。所以,我怕希望你真的能挑战一下自己,有这么好的老师帮你,多好啊!   

  

家长回家沟通的结果是——孩子非常兴奋,没想到老师如此看待他,本来还以为老师看不起他呢。从此孩子开始探索问题了,也开始不断问老师问题了。

如果教师在反映问题的时候,就直接告知家长这么倒过来说,家长的心理是不是也变化了呢?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更好呢?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理想教育的工作方式。

如此探究,每个教师都可以做有价值的自己了吧?当然,笔者所言并非真理,只求给朋友们启发而已。

用尊敬自己的方式做教师,自己是美好的自己,教育更是美好的教育。


本文为“新校长传媒”独家稿件

欢迎朋友圈分享和底部留言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西安市教育局接受问政“大考”,仅得21.89分

学校要给教师空间,让教师学会“玩”

赞!有个校长被学生踢了一脚,可他说了一句话谁都没想到


作者丨梅洪建(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知名班主任)

责编丨邹雪平




一起寻找美好班级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